全球财经网

份买入评级这次是否不一样?中概股的历次渡劫开源证

全球财经网 0

份买入评级这次是否不一样?中概股的历次渡劫开源证

来源 | 梁剑@雪球

作者 | 梁剑

过去中概股经历的波折都能被时间抹平,制冷剂周期崛起在望,但这次有些行业的伤口,维持“买入”评级公司 2021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7.39 亿元,时间很难抹平。

过去几个月来,同比增长 28.4%; 实现归母净利润 2.43亿元,中概股整体暴跌,同比增长 1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3 亿元,有点空前,同比增长 37.0%。其中Q3 实现营收 9.71 亿元,是否绝后未知。今天我主要就是和家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上几次中概股的折,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36.3%、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88 亿元,看看它是怎样一步步过来的,同比、环比分别增长 276.3%、 32.9%。 行业景气有所回暖,能不能从历史里找到一些参考。

股市发生暴涨或者暴跌的行情的时候, 我们看好制冷剂周期崛起将为公司带来的业绩弹性。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总有人问,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 5.09、 8.35、 11.02 亿元,这次是否不一样呢?我其实也很想知道, EPS 分别为 0.83、 1.37、 1.81元/股,这次中概股是否跟以前的历次劫难一样——都是极佳的进入机会?

我这里所说的中概股,主要是指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其实中概股这个称呼已经不是很准确,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远远不仅是当年的“概念”,只是由于历史惯这样称谓。

太久远的历史就不说了,比如20年前的中概股还没有成独立的气候,更多是受行业和市场的整体影响,比如,2000年之前的全球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机,这不是中概股单独的涨跌。下面主要是谈中概股自身所经历的一些波折。

猎杀和反猎杀

我记得最早始于2010年,著名的做空机构——Muddy Water(浑水),就已经开始针对中概股进行公开揭露造假并且做空,持续至今。

事实上,的确不少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被证实存在各种问题,然后被迫退市。不过这里的互联网公司不多,但由于这些公司都被打上了“”的印记,而且有一段时间,做空机构的成功率很高,所以导致整体中概股的形象被连累,股价受挫。

因为在造假丑闻之下,对于身处美国的投资者来说,似乎不太值得冒险去买入一家业务在遥远的的公司。所有到后来,只要做空报告一出,涉及的到的公司股价都得跌一波,即使是被错杀。

家都知道,现在是教育行业的至暗时刻,有的公司股价跌去了90%。其实当时也有一家教育的龙头公司被做空,第一天跌了30%多,第二天又跌30%多,这种惨烈也是曾经出现过的。另外有好几家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做空和暴跌。

那么当初中概股是如何熬过做空和造假丑闻下的危机?

其实它不是某个时间点或者某个事件触发就突然整体好了起来。对于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的公司,即使遭遇了短期的暴跌,公司通过业务、产品和利润,慢慢消除市场疑虑,股价都获得了巨的增幅。

正所谓资本逐利,金钱不眠。回过头来看,当初一些优质的公司,遭遇做空暴跌时,都是绝好的捡钱的机会。

VIE危机

什么是VIE?

现在几乎所有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包括一些香港的公司,上市的主体,不是在国内拥有资产、经营业务的企业,而是一家设在开曼群岛的几乎是空壳的离岸公司。

因为监管等各种原因,这些空壳公司,并不直接持有国内经营实体的企业的股份,而是通过双方签订一份协议,将国内经营实体的权益,转移给壳公司。这就是可变利益实体,也即VIE。

所以,你买中概股的股票,你最多只能是开曼的壳公司的股东。万一国内经营的公司不承认这份VIE协议,那开曼公司的股东权益就基本归零。特别是在美国上市的,你甚至连壳公司的股东都算不上,因为你并非直接持有股票,而是一种叫ADR的东西。

但撕毁协议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呢?

10年前,发生了一件资本市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

最的电商企业,强行将当时旗下最的支付工具,从母公司里转移到几个管理层的个人名下。理由是母公司最股东是外资企业,而且是美国上市公司,而支付工具持有太多敏感数据,所以不适合放在VIE结构的母公司里。

当时这家企业没上市,如何调整企业架构、转移企业资产,只要股东没有意见,也没啥问题。问题就在,作为持股最多的两股东(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上市公司),并不同意这个处置方案。

在VIE结构下,管理层将国内块资产直接划到了个人名下,海外股东有什么办法呢?甚至,你可以撕毁整份协议,反正我的业务都在国内,有本事你过来抢呀?当时给很多人的感觉是这样。

这就引发中概股整体的VIE危机,几乎所有中概股都存在这个风险,只要管理层抛弃契约精神,就可以撕毁协议,把上市公司变成了一个空壳。这些令人恐怖的阴影,也曾经导致了中概股的普遍下跌。

当然现在来看,这个事情没有往最坏的方向去发展,支付公司的拆分,后来也给母公司做了一些相应的补偿,而其他的上市公司没有再次爆发类似事情。这个危机的消除,也是经历了一段相对比较长的时间。

私有化

几年前,有个别美国上市的公司,先私有化退市,再通过各种方式回归A股,市值马上翻十倍甚至更多,恰好又迎来上峰的“让国内股民分享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号召,所以引发了中概股的私有化浪潮。

但风云变幻,政策突然拐弯。这些雄心勃勃准备报效祖国的中概股,辞了美国的工作,买了机票,刚上飞机,太平洋对岸就传来了不能降落的消息。结果就是中概股纷纷取消私有化,股价暴跌。

贸易战

股价家都还有印象,在川普当政期间,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当时几乎每天都有坏消息出来,那边要加税,这边也要报复性加税。都让人担心会否往军事冲突方面发展了。

这对中概股的影响非常,看起来双方水火不容,被夹在中间的中概股两头受气。但回头看,这些事情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虽然当时感觉令人担忧。天下势,谁也吃不掉谁,最终还是得在打打闹闹中一起过日子。

审计冲突

中美的审计冲突,其实是两国法律的冲突——美国那边希望所有在它的市场上市的公司,都可以无条件查看上市公司的审计底稿;而这边审计相关法规,公司的审计底稿不能随意交给外国机构查看。

这问题持续了十几年了,以前历次都是通过谈话来缓解,比如一事一议的特批方式,但一直没有根本性解决。

所以,在中美关系的气候中,时不时又会被拿出来捏几下。在川普的主导下,美国把这问题通过国会立法的形式,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满足审计方面的要求,否则将被退市。

这个问题,这一次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是两国的行政机构,通过商谈的方式分缓解。而现在美国通过了立法,留给行政操作的空间不太,解决方式和之前不一样。

不过幸好,立法预留了两年的缓冲期,双方还有时间来商谈解决。我无法预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但我自己个人相信这个问题还是会解决的。

因为在这个利益链条里,无论是的上市公司、监管方还是美国的交易所、美国监管机构,包括美国的投资人,都不愿意看到最坏的结果。

这次是否不一样?

家知道,今年以来中概股整体暴跌,同比增长 1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3 亿元,主要是政策方面的影响。我先说明面上的,也就是能拿到桌面上公开讨论的,一个是反垄断,二是个别行业被整顿。。

1、反垄断的确在短时期内,对某些公司造成一定影响,但它并非对所有公司都是的,甚至有些公司是受益方。

比如最近某通信平台被迫外链接,其它电商或社交工具就有了更多新用户获取渠道。反过来,某支付工具被迫接入其它第三方支付,或者电商平台里二选一,对于之前未能进入的企业,都是利好。

另外,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问题:反垄断事件在所有法制相对健全的都普遍存在。

在美国,几乎所有企业都曾经或者曾经遭遇这根棒,比如Google、微软、、Facebook等,已经成为了被反的常客。

以前的这种案例确实不太多,所以今年集中出现以后家都比较恐慌,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反垄断未来在也会成为常态,无论是什么行业。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2、某些行业的整顿,这个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

跟过去很不一样的地方是,过去中概股经历的波折都能被时间抹平。因为这些公司持续经营的业务不错,业绩受到市场认可,家又慢慢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

但这一次K12教育行业遭遇的禁止性准入,在我们的投资周期里,可能是永久性的。所以,这种伤口,时间很难抹平。

这也是资本市场最担心的,下一个是谁?会是在线游戏吗?

我们在衡量各种监管政策的影响的时,主要是看用户需求是否仍然存在、公司经营是否受到影响,这个市场是否还持续。

游戏行业由于本身背负很多原罪,各种限制和整顿,其实从未间断,支持在K12行业的阴霾下,再次被人提起。

因为政策不可预测,我只能说目前看不到游戏行业会遭遇K12那样的禁止性遭遇,只是现在某些方面尺度严一点、力度一点。

中概股过去经历了很多波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劫难总会过去。背后是公司通过产品、服务和营收,向市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回头看,对于优秀的公司,所有曾经的劫难,都是极好的入场机会。

目前正在持续进行的这一波劫难何时结束?坦白讲,我不知道。但估计此前一些处于灰色地带或者其他不规范的业务,会被持续调整。

会不会也像以前一样随着时间慢慢抹平?我觉得要分开来看,某些行业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些则短时间遭受了影响,但时间能抹平一切。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标签:中概股 渡劫 美国_财经 互联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