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网

上海排第二透过10年数据看仲恺产业突围上半年

全球财经网 0

近日,主税收入为6893.63亿元;其中增值税3021.26亿元、企业税2758.6亿元、个税1113.77亿元。江苏2021年1-6月,仲恺高新区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和运行情况,主税收入为6748亿元;其中增值税3770亿元、企业税2378亿元、个税600亿元。浙江2021年1-6月,5个主要经济指标涉及的8个数据在惠州市各县区里面排第1位。尤其是规上工业总产值,主税收入为6406.6亿元;其中增值税3378.38亿元、企业税2263.77亿元、个税764.45亿元。北京2021年1-6月,从总量到增幅都是第一。

自2010年体制机制以来,主税收入为4785.82亿元;其中增值税1804.49亿元、企业税2081.27亿元、个税900.06亿元。山东2021年1-6月主税收入为3890亿元;其中增值税2320亿元、企业税1285亿元、个税285亿元。天津2021年1-6月主税收入为1408.9亿元;其中增值税707.4亿元、企业税514.25亿元、个税187.25亿元。重庆2021年1-6月主税收入为1131.75亿元;其中增值税612亿元、企业税417.5亿元、个税102.25亿元。数据显示,仲恺高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21年1-6月广东主税为8972.61亿元,同时也经历了个别“巨无霸”龙头企业转移的困境。立足当前,排第一;其次上海6893.63亿元、江苏6748亿元、浙江6406.6亿元、北京4785.82亿元、山东3890亿元、天津1408.9亿元、重庆1131.75亿元。上海排第二2021年1-6月上海主税收入为6893.63亿元,回顾过去10年的发展可以发现,排第二,仲恺已逐步克服一些结构性的影响,超过江苏、浙江等,通过持续布优质项目积累了较强的发展势能,取得如此成绩,并正在将其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作为高新区,来自不易。说明上海经济质量水平高,仲恺是惠州主要的工业集聚区,工业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惠州的工业水平,其产业突围的也是惠州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南方日报记者 刘光明宝

强势反弹

主要指标拿下8个第一

今年上半年,仲恺高新区密集动工了多个工业项目,掀起了一波项目的热潮。

在5月份,仲恺就有海弘5G智能终端产业园、博实结高精度“北斗定位+物联网”终端产业园项目、仲恺群益智能制造产业项目(一期)和创维惠州仲恺数字产业基地等一系列先进的产业项目。仅以这4个项目为例,其预计投资额分别达到5亿元、18亿元、62.1亿元和50亿元,这些项目的使仲恺的工业投资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整个上半年,仲恺的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8.5%。

快速增长的并不只是工业投资。今年上半年,仲恺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9.5亿元,同比增长27.2%,这一总量在惠州市排第二,增幅排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351.8亿元,增长43.7%,两个数据均为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达232.5亿元,增长38.9%,总量为全市第二,增幅全市第一。在此期间,仲恺合同外资达到39.5亿元,总量占全市57%,同比增长565.6%,总量和增幅均排全市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1199.5%,总量和增幅均排全市第一位。

可见,上半年仲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其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合同外资总量及其增幅、实际利用外资完成总量及其增幅,共5个经济指标涉及的8个数据都位居惠州第1位。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汤俊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仲恺持续力引进优质项目,促成其早日竣工投产,所以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同时,仲恺也通过多种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的动力。

回看十年

工业发展走出低谷

往前看10年的,会发现仲恺的工业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2011年是仲恺高新区体制机制之后的第一个完整的自然年。当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3亿元,同比增长16.6%。此后一直到2013年,仲恺的GDP都呈两位数增长,甚至出现了21.5%这样惊人的速度,形成了一个高峰期。

也正是从2011年起,GDP增长速度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变成个位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在经历了长期的要素驱动之后,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过渡的阵痛。相比之下,惠州市2014年GDP增速仍保持两位数,达到10%,此后逐渐降为个位数。但比惠州市早一年——仲恺从2014年开始GDP增速变成了个位数6.5%,此后直到2020年,增速都维持在个位数,且低于惠州市的增长速度。

对于增速下滑的原因,仲恺并不讳言。在2016到2018年的仲恺区委扩议上,时任仲恺区委和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都谈到,全球产业转移趋势,新兴产业崛起,以及仲恺现代产业体系不完善,领跑优势不明显等,带来了增长的疲乏。同时,拥有千亿产值规模的惠州三星在此期间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直到最后彻底关门,也给仲恺甚至惠州市的工业增长带来巨压力。仲恺区的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17年惠州三星拉低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5个百分点。“产业过于依靠少数龙头企业和几集团,产业格月明星稀态势未有较改观”,该区负责人这样概括当时的困境。

即便如此,仲恺在工业投资方面依然持续作了密集的布,引进了多个先进项目,积蓄了强的产业发展势能。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该区工业投资同比分别增28.9%、33.6%、38.5%,为今后的产能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工业投资和工业总产值的高速增长,显示仲恺的工业发展正逐步走出前几年的低谷。

转型升级

持续布新兴产业

如果单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多个数据的反弹和高速增长,从量的方面反映了仲恺产业的发展动能在快速释放。从质的方面来看,多个性新兴产业的成型则反映了仲恺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所在。

在过去10年,仲恺依托早期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逐步形成了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以平板显示、LED、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和云计算为主的“4+1”新兴产业体系,以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LED,云计算和智慧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4+2”产业体系,以北斗、激光、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数据与物联网为主导的新“4+1”性新兴产业,和以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两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北斗、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产业为方向“2+1+X”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初,仲恺将其调整为包括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新能源支柱产业和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医疗器械与健康、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6新兴产业在内的“3+6”产业集群。

长期深耕电子信息产业,使仲恺培育了一批国内国际龙头企业,成为相关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头羊。仲恺高新区经发有关负责人介绍,仲恺目前已有63家智能终端产业规上企业,包括龙旗电子、德赛西威、硕贝德、华阳通用、博实结等一批“隐形冠军”。去年,智能终端产业的产值合计约有548亿元。在新能源产业领域,仲恺自2019年以来,引进了贛锋锂业高性能聚合物锂电池研发与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如今,仲恺成为全球重要的高能环保电池生产基地,形成了从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电池芯、电池壳、电池保护电路、配套充电器的制造,到组合电池产品生产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的较完善的产业链。去年,仲恺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392亿元。

可见,仲恺围绕相关新兴产业,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为产业升级提供了质的保障。

仲恺高新区委吴献民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区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引进了创维数字、韩化工集团等69宗优质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040亿元,预计总产值达232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项目的“亩产”门槛较高。比如,投资强度约为1194万元/亩、地均产值为2891万元/亩、地均税收为163万元/亩,各项指标全面看齐国内一流高新区。

“要坚定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吴献民认为,这是仲恺作为高新区的产业初心所在。当然,接下来仍需借势承接深圳、东莞等地产业溢出,继续引进一批“高精尖特”和行业领军企业项目,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

■对话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汤俊:

抢占“微笑曲线”两端

提高产业价值链地位

在今年上半年,仲恺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背后有哪些原因?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有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汤俊。

南方日报:今年上半年,仲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等5个经济指标涉及的8个数据均位居惠州市前列。你怎么看这个成绩?

汤俊:这背后源于仲恺高新区持续扎实地推进产业发展工作。今年以来,仲恺积极抢抓“双区”重历史机遇,坚持产业强区,优化择商引资,做实经贸流通、信息化等工作。面对这份成绩单,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因为进入下半年,受相关经济指标基数抬高、疫情反复、原材料上涨、“缺芯”“缺电”“缺柜”等多重因素影响,仲恺总体经济增长的压力明显增。因此,还是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

南方日报:我们对比了近年来仲恺的一些主要经济数据,发现近几年仲恺的工业投资相比之前的年份呈幅增长的趋势。目前,仲恺工业的结构和质量如何?

汤俊:以来,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作用的不断加强,仲恺工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北斗、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壮,为仲恺经济发展壮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仲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3.3%,占惠州市电子信息行业总产值48.5%。可以说,仲恺高新区托起了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

今年上半年,工业对仲恺经济的拉动效应更加明显。完成了规上工业增加值246.3亿元,增长31.6%,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二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6.9%,拉动全区GDP增长15.5个百分点,工业在仲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

近年来,仲恺坚持把更多政策“红利”和资金“活水”引向工业项目,实现工业、经济量质双提升。主要体现在项目质量更好、产出质量更优、动工质量更高等方面。比如,2019年以来,仲恺共引进优质储备项目297宗。其中,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约为95%,高企项目占比约为93%。

南方日报:当前,仲恺选取苏州高新区作为赶超对象,你认为苏州高新区有哪些方面值得仲恺学借鉴?

汤俊:苏州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旁边有上海这个国际型都市,与惠州的地理位置有相似之处。苏州高新区如何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如何与上海等核心城市进行产业互动和创新互动,都是值得仲恺学和借鉴的内容。

苏州高新区有主导产业,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数字经济。这里面分是电子信息产业,与仲恺的产业类型比较相似,仲恺可以研究苏州高新区的产业演化路径,借鉴它的发展模式。

另外,苏州高新区和仲恺高新区都是1992年批准的级高新区,在早期也被人诟病为“工厂”。如今,苏州高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以上。它如何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环节走向技术研发和品牌环节,提高产业价值链地位,增强创造财富能力,都是值得仲恺学的地方。

虽然今年上半年仲恺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营商环境、产业结构布、工业增加值、研发水平、人才队伍等方面与苏州高新区仍存在较多差距。苏州高新区在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领域都走在前列,仲恺必须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推动资源向两领域集中,学苏州高新区先进经验,锻长版、补短板、抓创新,最终建成国内一流高新区。

■专家观点

长城咨询合伙人、华南区总经理孔伟强:

发挥比较优势 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

从2010年体制机制之后,仲恺高新区的发展有高峰有低谷,如今重新显示出强的发展后劲。它的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接下来,哪些事情是最需要做的?

长城咨询合伙人、华南区总经理孔伟强认为,回顾仲恺近10年走过的路可以看到,一个地区既要引进先进项目,也要注重培育根植性强的本土企业。尤其要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在产业还没受到冲击的阶段,及早布若干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形成一定的企业和产业梯队,并且要为功、持续耕耘。这样才能提升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后劲。

事实上,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无论是仲恺还是周边的深圳、东莞、珠海,或者北京和天津,其发展都可以看出,一个城市应及时搭建自身的产业体系,形成扎实的发展基础,并且保持居安思危的头脑,不断丰富和完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坐享眼前的红利。做好了这一点,产业发展就比较顺利,在全球的竞争环境中更具优势,做不好这一点就会被动。

近年来惠州一直在提倡“融深”,在这个过程中,惠州应该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最的比较优势,即土地空间和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在广东而言,惠州的面积都算是的,更不用说对比深圳和东莞这样土地紧张的城市。仲恺作为惠州创新发展的领头羊,更加应该凸显这种比较优势,来引进深圳乃至其他地区的优质项目,否则这些项目为什么要过来?如果这种优势都没了,或者说发挥不出来,在当前阶段是很难去吸引好项目的。

当前,仲恺高新区提出对标苏州高新区。孔伟强认为,对比去年惠州和苏州的GDP,分别是4222亿元和逾2万亿元,两者差距太。这也可以启示仲恺乃至惠州,首先应该学苏州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因为一个城市的GDP做到这个级别,营商环境一定是非常好的。如果和它的差距过,应该反思营商环境还有哪些做得不够好,然后加以改善。

同时,干队伍要保持先进的理念和的魄力,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尤其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干,更要善于研究新经济和新事物,熟悉产业前沿的最新变化,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当地经济工作的动力。具体到仲恺高新区,由于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产业体系,现在应该紧紧抓住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的机遇,做好补链和强链的工作,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尽量多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推动产业快速爬坡,从而真正实现转型升级,这是仲恺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为什么圆通不放菜鸟驿站

从窗户往下照的照片是什么

什么软件拍照文字清晰度高

摄像用什么氛围灯好

标签:仲恺 仲恺高新区 惠州 规上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