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其业务主要为新经济企业提供灵活用工服务。此次收购,不良率“恰好”处于近7年较低水平;在临近上会审核日的2020年三季度,无论是客户还是服务,其不良率则压缩至近7年最低值。2018-2020年,都将增加人瑞人才的多元化。最近,瑞丰银行总体不良率呈下降趋势,被收购公司的信息逐渐披露,“恰好”与可疑类和损失类高风险贷款的走势相反。
方斐/文
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丰银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收购标的介绍人瑞人才收购的是江南金科和上海领时,601528.SH)IPO申请于2021年1月7日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这两家公司的母公司是上海起航云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起航云天),成为2021年度过会的银行,起航云天从银行培训起步,也是浙江上市农商银行,经过十多年发展,并于6月25日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两个月后的8月24日,形成金融教育服务、金融业务服务和金融科技服务板块。起航云天在发展中还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资机构,瑞丰银行发布上市后首份半年报,包括KPCB凯鹏华盈、光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起航云天旗下的江南金科、上海领时(下称:收购标的)已经发展成区域领先的灵活用工企业。这几家公司主要为银行客户提供非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HRO)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ITO)。其中,上半年,瑞丰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42亿元,同比增长2.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12.75%。
根据分析,利息净收入增加及营业支出减少是瑞丰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幅高于营收增幅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与净利润相比,瑞丰银行的营收增速相对较慢,主要是由于占比较的利息净收入增长较慢所致。数据显示,瑞丰银行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0.33亿元,增幅仅为2.33%,比营收增速还要低。
或许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加信用减值的力度,从而导致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截至2021年6月末,瑞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9%,比2020年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比2020年年末提升13.42个百分点至247.83%。
瑞丰银行前身是1987年的浙江绍兴县信用合作社联社,2005年改制为浙江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2011年改制为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在此次IPO上会审核过程中,瑞丰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是中是监管重点关注的问题。
“恰到好处”的不良率变动
数据显示,2013-2019年,瑞丰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3%、1.84%、1.72%、1.81%、1.56%、1.46%、1.35%,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39亿元、7.42亿元、7.04亿元、7.65亿元、7.27亿元、7.78亿元、8.64亿元。通过上述7年数据可知,除了2013年,瑞丰银行不良贷款率按高低排列可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4-2016年,瑞丰银行不良贷款率处于较高水平,均在1.7%以上,第二个阶段是2017-2019年,这正好是瑞丰银行再次申请上市的时间段,其不良贷款率“恰好”处于较低的水平,值仅为1.56%。
更值得玩味的是,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瑞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一步压缩至1.08%,比2019年1.35%的最低值还要低,甚至达到了同行中的优等水平。但这里有个时间点需要注意,由于2021年1月7日是瑞丰银行上会审核日,而此时更新的最新数据即为2020年三季度的业绩报告——这里的蹊跷之处颇为微妙。
在不良贷款率变动幅度较为异常的同时,瑞丰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方式也在IPO进程中招致监管的质疑。招股书显示,2004-2013年,瑞丰银行未采用不良资产转让的方式化解不良贷款,主要是通过呆账核销的方式消化不良,这也是行业较为通行的做法。但随着上市申请时间的临近,从2014年开始,瑞丰银行开始改变化解不良贷款的方式,即由呆账核销改为密集出售不良资产。数据显示,2014-2016年,瑞丰银行转出的贷款本金分别为6.51亿元、9.13亿元、5.75亿元,合计约为21.4亿元。通过这一系列的转移出帐的操作,瑞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迅速下降,并且远低于同期其他农商行。
而且,除了不良资产转让出表引发广泛质疑外,瑞丰银行对贷款种类的划分方式也同样存疑。招股书显示,2014-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瑞丰银行的重组贷款分别为4.45亿元、4.91亿元、9.56亿元、9.83亿元,但重组类贷款中有超过90%未划入不良贷款,这甚至引起了监管的高度关注。在发审委会议中,监管就瑞丰银行重组贷款中未划入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重组及逾期贷款是否存在分类不准确、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的情形,是否存在变相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情形提出问询。
实际上,在上述7年不良贷款率数据中,2014年其实是一个时间拐点,2014年过后的3年,瑞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恶化,体现为连续3年不良贷款率超过1.7%。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正是从2014年开始,瑞丰银行在核销呆账的基础上通过转让不良资产包化解不良,3年内转出贷款本金高达21.3亿元,正是通过这种近乎简单粗暴的方式导致瑞丰银行不良贷款率在随后的3年(2017-2019年)幅下降。
对此,瑞丰银行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未来仍存在由于贷款组合质量恶化而导致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可能。根据招股书的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从行业来看,瑞丰银行公司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前述两个行业贷款占公司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3.01%、13.18%。而在制造业贷款中,纺织业贷款投放比例达34.77%,而纺织业不良贷款率高达2.02%。目前来看,由于近几年纺织行业景气度不高,若绍兴地区纺织业出现产能过剩、盈利恶化等问题,将对瑞丰银行的贷款质量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脱胎于绍兴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瑞丰银行,发放贷款的行业和区域具有很的限性,主要集中于绍兴市。截至2020年年末,瑞丰银行92.30%以上的客户贷款集中于绍兴市,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现颓势——2018-2020年,绍兴市GDP增速分别为7.1%、7.2%、3.3%,2020年已呈断崖式下跌,作为典型周期性行业的地方中小银行所处的困境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行业和区域所受的限性外,瑞丰银行还面临着客户多为中小企业的困境。一般而言,与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低、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截至2020年年末,瑞丰银行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客户数量为5125户,占全行公司类贷款客户的99.86%,且该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46.51亿元,占全行公司贷款总额的98.62%。
目前来看,这种贷款结构很可能是隐患,资产质量前景堪忧。数据显示,在瑞丰银行五类不良贷款中,风险系数较高的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占比则不断攀升。如上表所示,2018-2020年年末,瑞丰银行可疑类贷款余额分别为2.83亿元、3.22亿元、4.31亿元,2019年、2020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3.8%、33.9%,占比分别为0.53%、0.5%、0.56%;损失类贷款余额分别为2352.9万元、2795.1万元、4149.6万元,2019年、2020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8.8%、48.5%,占比分别为0.04%、0.04%、0.05%。
由此可见,最近3年,瑞丰银行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均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2020年末,瑞丰银行这两类不良贷款的损失风险几乎达到了瑞丰银行同期净利润的一半,瑞丰银行经营压力和资产质量压力陡然凸显。不过,令人感到诧异的是,2018-2020年,瑞丰银行报表披露的总体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46%、1.35%、1.32%,与上述两类风险较高贷款不断上升的走势正好相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