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办公室秘书长陶玲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1资产管理年会”上发表题为《在严监管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视频讲话。她表示,定为“世界勤俭日”。而这也是在提醒世人们,今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即便时代再怎么进步、发展,明年开始将是资管行业的“蝶变期”,我们也不要忘记勤俭节约这样的美德。而勤俭节约的范围其实很广, 资管行业的成长之路,除了吃多少、点多少以外,是在严监管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她看来,我们对金钱的花销开支,高质量资管行业有五个衡量标准,其实也是勤俭节约的一种。每月工资全花光,分别是做好实体经济的直接融资提供者,甚至还负债消费,做好广居民的财富管理者,这样的消费惯,做好资本市场的稳健投资者,显然是违背勤俭节约的。而这带来的后果,做好金融体系的活力竞争者,很多人已经真实地体验过。去年年初的时候,做好严监管的受益者。
陶玲表示,过渡期结束后监管进入常态化,与行业需求相比,供给侧的监管还要更加专业,保持监管执法的一致性;更加突出风险为本,其中一个重点是控制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要更加优化。
“监管者要坚守监管的主责主业,恪尽职守,体现专业主义精神,保持监管执法的一致性。对行业创新,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尊重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尊重法治,尊重契约,尊重市场,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监管环境。”陶玲说,同时,要更突出风险为本,一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至关重要,要切实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二是控制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三是强化风险隔离监管,隔离不同投资者的风险,隔离产品风险和机构风险,隔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风险。
“监管政策正在成为影响市场预期的核心因素。监管者要主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向社会传递清晰信号,提升监管的确定性,兼顾当前和长远,强化政策出台的统筹协调,避免非预期影响。”陶玲说。
以下为讲话全文。
今年年会,有着特殊的时代含义,到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明年开始,资管行业将迎来真正考验。如果说,过去三年多时间,是资管行业的“纠错期”:行业回归初心,新的监管制度不断出台,机构整改持续推进,影子银行规模幅收缩,存量产品风险正在有序化解。那么,展望未来之路,将是资管行业的“蝶变期”,从机构,到监管,都将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而成长。
资管行业的成长之路,是在严监管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资管行业的高质量标准是什么?在我理解,可以从五个方面衡量:
高质量资管行业的第一个标准是,做好实体经济的直接融资提供者。
前些年,资管行业的乱象主要源于金融机构自身违规经营,多层嵌套,自我循环,脱实向虚。反思过去乱象的深层次原因,实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是重要因素。在举债加杠杆、扩投资保增长的发展模式下,实体经济对间接融资的需求很高,直接融资往往异化为间接融资,资管行业的非标投资成为表外信贷。除了非标投资外,一些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也存在明股实债问题。可以说,资管行业的乱象也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映。因此,资管行业能否回归直接融资的定位,也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也将进一步促进资管行业的转型。
通过三年多的治理,资管行业去通道、去杠杆、去资金池,扭曲被纠正,向实体经济的投资更加精准有效。2021年6月末,资管产品投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占资管产品贷款余额的15.4%,比同期表内信贷小微贷款占比高6个百分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向消费和创新转变,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载体,总体具有轻资产特点,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减少,而迫切需要获得与自身共同成长、共担风险、期限较长的直接融资。
在新的形势下,资管行业应当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根本,着力解决资金来源、期限结构和投资行为短期化问题,投资重点向普惠小微、科技、绿色和产业链金融倾斜,成为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力量。
高质量资管行业的第二个标准是,做好广居民的财富管理者。
资管新规出台前,一直没有回答好的问题是,资管行业是为谁服务的?在实践中,银行理财,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资管机构,往往为融资方需求考虑,从融资方角度设计产品、募集资金,形成投资融资化,偏离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定位,偏离了对广居民的服务。
资管行业回归本源,就是要成为广居民的财富管理者,自觉坚持委托人利益至上,履行诚信、尽责的受托责任。
当前,已成了全球第的财富管理市场。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在此之外,还有广的中低收入群体,他们也需要表达简单、理解容易、操作便利、购买和退出顺畅的普惠型理财产品。可以说,居民财富管理存在巨刚需。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财富管理是储蓄资金向其他投资和产品转化的路径,近年来,在GDP同比增速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有所放缓的背景下,居民储蓄增速却逆势上升,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强化了对银行理财、信托等影子银行的规范,使居民的投资回归储蓄存款。但这也表明,对于普通投资者,保值增值仍是其对于资产配置的最基本诉求。前一段时期,结构性存款销售火爆,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既要实现投资者风险自担,又要保证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是必须面对的挑战。银行理财距离这种转化最近,需要发挥创新创造力,按照“风险—收益”匹配原则,风险适配性的理财产品。
高质量资管行业的第三个标准是,做好资本市场的稳健投资者。
资管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密切,相互成就。拥有全球第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资本市场为资管行业提供广泛的投资机会,而资管行业作为机构投资者,也将极程度决定着资本市场上升的可能性和稳健性。
首先,资管产品是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资者。截至2020年末,50%的公司信用类债券由资管产品持有,银行理财中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超过九成。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债券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实体经济的区域性、结构性分化凸显,债券市场的风险有所显现。分地区经济转型较慢,债务率偏高,个别地方国企、城投债出现了违约事件。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资管机构应当专业而理性,不论是在买入债券还是卖出债券时,都要克服从众心理影响,摒弃对某些类型企业、行业的刚兑信仰。特别是要避免集中兑付、甩卖资产,放市场波动的恶性循环。
其次,股票市场,越来越成为所有资管机构的重要竞技场所。股票市场出现波动是正常的,有一定涨跌不可怕,但也要高度重视出现的苗头性因素。对门而言,要继续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原则,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稳定市场预期,维护投资者信心。
最后,应对风险冲击,每个市场主体,包括资管机构,都有一份责任。目前,各类基金产品持有股票市值10.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2.5%。过去,银行理财做的权益类投资比较少,理财子公司设立后,对股票市场投资力度正在加。希望各类资管机构作为具有专业投研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在市场风浪面前,始终对市场经济和充满信心,对“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成为股票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
高质量资管行业的第四个标准是,做好金融体系的活力竞争者。
从中外金融实践看,行业竞争性与机构活力正相关,竞争越激烈的行业,机构的活力越强。当前,资管行业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内外竞争和冲击。
首先,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科技对传统金融业带来巨冲击,金融机构原有商业模式下的场景、客户、资金优势受到幅挤压。另一方面,科技推动金融机构更加,在互联网平台生态中,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和产品流,与客户更好链接。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要用好科技和互联网,两者不是对立关系。但这个过程要置于在审慎监管下,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边界,在抑制垄断和无序扩张、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找到合作互利,风险可控、全社会共赢的模式。
其次,国际化是另一个机遇和挑战。纵观过去百年,在国际上,资管机构始终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并购基金助推收购浪潮,风险投资助力互联网科技巨头崛起,绿色金融和ESG投资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险和年金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资金。在,近年来,国际资金配置境内金融资产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金融资产余额达到10万亿元,同比增长43%。一些外资资管机构在设立子公司,商业银行也都设立了合资理财公司。希望在深化金融的环境下,资管行业主动对标先进经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不断增强竞争活力。
最后,竞争还来自行业其他机构。随着监管标准的趋同,不同类型资管机构依靠牌照套利的空间缩小,需要发挥特长,形成差异化特色。可以说,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资管行业面临的竞争最为直接和激烈。截至2021年6月末,银行理财余额26万亿元,公募基金23万亿元,双方的差距正在缩小。当前,银行理财已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理财产品转型和存量业务整改已进入收尾阶段。未来,谁能把握客户需求,持续打造资产的组合能力,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高质量资管行业的第五个标准是,做好严监管的受益者。
严监管的目的是管住风险,促进规范发展,而不是扼杀创新。过去三年多时间,治理影子银行风险的成果有目共睹,过渡期结束后,监管进入常态化,与行业需求相比,供给侧的监管还要在以下方面持续改进和完善:
一是监管要更加专业。监管者要坚守监管的主责主业,恪尽职守,体现专业主义精神,保持监管执法的一致性。对行业创新,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尊重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尊重法治,尊重契约,尊重市场,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监管环境。
二是监管要更加突出风险为本。首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产品风险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是打破刚兑、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基础。对此,要切实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监管的另一个重点是,控制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资金池、期限错配最终都表现为流动性风险,而流动性风险往往是机构经营失败的直接原因。第三要强化风险隔离监管,隔离不同投资者的风险,隔离产品风险和机构风险,隔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风险。
三是监管方式要更加优化。监管政策正在成为影响市场预期的核心因素。监管者要主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向社会传递清晰信号,提升监管的确定性,兼顾当前和长远,强化政策出台的统筹协调,避免非预期影响。
总的来看,过去,在资管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推动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当前,即将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此,祝愿资管行业继续砥砺前行,向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
(责任编辑:王蕾)
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 2012 年,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