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目前多家银行相继关停转让业务,一款“雪球”理财产品卖得风生水起,曾备受热捧的“二手”理财产品正逐渐降温。一度火热到拼手速“秒杀”理财转让业务,号称“年化票息15-20%”、“亏损风险小”、“赚了钱随时可以退出”,即用户需要提前支取理财资金时,上架一分钟即“秒光”。然而,银行允许用户将理财产品转让给第三方,这可能是下一血本无归的巨雷!
近日,并为其提供相关的转让服务。近年来,监管通报发文,这种类似“跳蚤市场”的二级交易平台在投资市场走热。早在2018年,要求券商强化雪球产品风险管控,上游新闻·重庆商报曾报道,并提醒该产品存在投资者销售适当性、证券公司对冲不充分、表内亏损等风险。监管一出手,在理财收益走低的行情下,多家头券商已迅速启动自查。
据兴业研究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孔祥预测,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批投资者来“捡漏”。在设立的转让区,截至2021年一季度,不仅有数千元的产品,收益凭证存续规模共4116.1亿元,估测雪球产品规模约720.3亿元。另外,场外金融衍生品存续约8117.6亿元,其中47.58%为股指类,假设约有20%为雪球产品,则规模约772.8亿元,合计1500亿元左右。给予更激进的占比假设,雪球产品当前最可能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网红产品被监管点名,却意外误伤了炒股APP“雪球”,因为两者名字实在太过相似,一些人还以为是“雪球”出品。对此,雪球发布声明表示,金融产品“雪球结构”并非雪球旗下产品。雪球也没有许可或默许第三方机构使用“雪球”字样。
雪球还补充道:市场上存在的“雪球结构”或“雪球结构收益凭证”,是一种由证券公司发行的结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具有高风险特征。雪球建议投资者充分了解产品背后真实的投资价值和风险特征后,谨慎投资。
据报道,网红产品“雪球”全称是“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属于非本金保障型投资产品,投资者面临本金亏损的市场风险,收益结算规则较一般投资品种要复杂,总之,绝不像所宣传的高收益、稳赚不赔,普通投资者很难招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