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勇(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副院长、《财经智库》《财贸经济》副主编)
防范化解重风险是的列出的战之一。金融风险是重风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财经第十次会议强调统筹做好重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其中7月单月外贸进出口3280.9亿元,非常及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防范化解重金融风险工作,增长9.2%,对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是连续保持增长的第14个月。数据显示,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金融风险并不仅仅来自金融行业。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风险都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风险无处不在,今年前7个月,金融行业本身为防范化解风险有自己的体制机制。因此,上海市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对欧盟进出口4515.8亿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应该是金融业守好风险防范的门。须注意的是,增长26%,一些企业资金支付危机也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企业往往是金融企业的客户,占同期上海市进出口总值的两成;对东盟进出口2983.8亿元,占用的资金多,增长16%,一旦企业经营出问题,占13.5%;对美国进出口2740.4亿元,相关资金偿付就可能有问题。企业资金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增长2%,既可能是个别的,也可能是行业性的,还可能是系统性的。一般情况下,个别企业资金问题,不足以引发金融风险。行业性的企业资金问题,就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系统性的问题更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对于金融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尊重金融规律,按照金融规律与企业打交道。现实中出现的由企业引发的金融风险,多与金融企业不按行业规矩出牌有关。金融企业与企业打交道,必须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金融企业的自律至关重要。金融行业的有效监管也不可或缺。金融业本来就是靠经营风险来盈利的行业,金融监管须臾不可少。金融监管不到位,就意味着金融风险发生概率的提升。因此,对于金融监管,也需要采取必要的举措加以监督。如果金融监管出问题,就不仅仅是监管机构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可能受影响。
金融企业自身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高度关注。特别是一些行业经营的风险可能转嫁到金融企业。特定行业遇到风险,可能表现为全行业企业都面临资金压力。多个企业资金压力的累积,就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对此,金融企业要有相应的预警机制,要做到未雨绸缪。过去一些金融企业偏好冒进行为,将更多资金投入高风险行业或企业,这本身就会导致风险的集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有些金融企业还在走老路,企图复制原先经济发展方式下的盈利模式,这势必带来经营风险。
同时,也要高度警惕资本市场风险。以来,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这促进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资本市场的风险很容易传递到金融的各个领域。对于来说,直接金融体系的发展还有很空间。资本市场必须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应该承认,在过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金融风险有所积累。面对相关问题,应该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既要有宏观的整体思维,又要有微观的个体思维。只要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做好工作,那么金融风险就不太可能发生。整体思维就是要从宏观入手,找到防范化解风险的有效办法。这不是让企业“而不倒”,更不是让社会形成赖账氛围,而是在处理各种金融风险点时多一分判断,防止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引发次生风险。
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要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地方,对于属地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更是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对于地方债风险,地方要想方设法通过债务期限的合理化,通过盘活地方资产等途径来防范化解,切不可因一地债务风险引发系统性风险。
对于金融监管机构来说,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本来就是主业。对于金融风险,要更多地考虑通过高质量发展来防范化解。金融监管机构要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快金融监管机构,提高金融监管能力,扮演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重要角色。
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当下,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复杂,防范化解难度较,不能仅仅按照常规思维提出解决方案。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要的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只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整个社会形成重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氛围,金融就可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